【读书周记】张静远:读《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真正开始写这篇读书笔记前,想先讲几句题外话。

初入文学社时,我抱着沉甸甸的一摞书敲开了皮老师贴着“你若关门,我便温暖”的办公室的门。暖气扑面而来,皮老师身着精致的裙装,腿上却盖着一床被子,没了平时开会时的高贵冷艳,给我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犹记当时的我忐忑不安地开口,问:“一本书那么厚,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皮老师想都没想,一句“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便脱口而出,看我似懂非懂的模样,她笑了笑,“从中摘取你喜欢的写啊。我希望看到你们从书中学到点自已能用得上的东西。”然后,从被子里抽出手,拍了拍我的手臂,补上一句:“慢慢来,别急。”

我这样想:即使没个人的风格完全不同,每个人的感想完全不同,甚至别人给予的评价完全不同,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还在坚持,还在写,就值得被尊重。

得了“真传”的我仍颇为疑惑,直到自已上手写了几篇之后,才渐渐了解到——文学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旦你与作者产生共鸣,“喜欢”便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了,“想怎么写”也有答案了。

这次也一样,拿到《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的时候,我着实受到了惊吓——诗集哎!就算是散文诗、全集,也不用这么厚吧!?于是接下来的一周,文学社成员的日常是——“你带了《纪伯伦》吗?”“你看了多少页的《纪伯伦》了?”“太深奥了啊!我看不懂!”

开始时的确觉得晦涩难懂,可慢慢地,我发现,一百多年前的纪伯伦是神奇的,因为他的思想仍可以指引今天的我。

于是,我仍是摘取几首我偏爱的纪伯伦的哲思,浅谈共鸣与感想。

一、先知•孩子

上周五,我妺妺出生。早在我刚知道妈妈怀二胎时,我就带着点调皮的期待问过她:“是怕我太孤单,所以你们想再生一个来陪我吗?”妈妈笑着摇头,我抬头,撞上她那双温柔又坚定的眸子,她说:“一个人存在绝不是因为另一个人需要,而成为那个人的附属品。人是独立存在的。”我有点失望,却也明白妈妈是对的。

看到这首《先知•孩子》,我才真正理解妈妈的话。妺妺的身份不是爸爸妈妈的小女儿,也不是我的妺妺,她是追求独立与自由的自己。

将视野放大一些,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因为别人而存在,我们应该为了自己而存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于是,热爱生活,并且拥有一颗冷静但不淡漠的心。

我于是了解到,别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妺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从她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都要开始学会——放手,给她自由。

二、先知•欢乐与忧愁

从来,人们都以为,欢乐与忧愁是对立面,但纪伯伦说:“错。”

“哀愁刻画在你们身上的伤痕愈深,你们就能容纳愈多的快乐。”欢乐与忧愁在纪伯伦心中是不可分的。

的确,“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不是吗?

经历得越多,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忧愁,可我们也越来越懂得,欢乐是什么。时间飞逝,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伤痕,可也赋予我们发现美的灵魂。

我于是了解到,我必须学会面对残酷,并且亲历。这不仅是让我学会直面残酷,不畏挑战,也是让我明白欢乐的意义,从而拥有容纳更多欢乐的胸怀。

三、先知•时间

在纪伯伦的思想里,时间就像爱,是不可分割的、没有间隙的。

时间?它是一个物理量,可以是一秒,亦或是一段日子;也可以是一刹那,亦或是永恒。

对于十五岁的我,还无法真真切切地给“时间”下一个定义。只是,纪伯伦告诉我,时间是无尽,是无尽大,还是无尽小?我们恐怕无从知晓。

我们哀嚎:“怎么还不下课?”初尝到时间的漫长。

我们惊呼:“2017年要过完了!”体会到时间的短暂。

浅,但真实。

我于是了解到,来路需珍惜,明日可期待。“让今天用记忆拥抱着过去,用希望拥抱着未来。”即使今天我是如何的颓废,可明天睁开眼,我又是新的我。时间回环往复,但从不掉头。

 

《先知》的确是纪伯伦极具代表性的篇章。其实,先知即是纪伯伦自己,他思考,他感知世界万物,他有感而发。他借先知的口告诉世人他的哲思。

书的第一页写道:“纪伯伦,黎巴嫩的文坛骄子,杰出的诗人和画家。”可是纪伯伦又何止只是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思想家”的称号大概也是实至名归。

他是近代东方文学中以为风中伫立的思考者,他值得每个人长久而庄重的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