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蔡柏冲:读《与神对话》

前段时间看过一部电影《第一夫人》,其中有一个场景,神父在肯尼迪墓前悼念:“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这种三位一体,不得不说,是基督教中所宣传的很理想的模式。作者在《与神对话》中也吸取了这种思想。

本书中的“神”很有趣,它在某种意义上,即我所理解的实际的出版过程中并不存在,即在舆论中不存在,不在舆论的方向之中,但同时他(它)又代表了一切,在每一件事物或称不上事物的东西中,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人的最高观念,其实这是可以给人以慰藉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麻烦,但所有的麻烦都是可以解决的,正如美国国安局的信念:“世界上没有解不了的密码,只是时间问题。”其实,观念才是最重要的。书中有三个观念使我获益匪浅:一是“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永远走自己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二是“所有的袭击都是求救的呼声”,三是“如果我没有走进内在世界,我就会一事无成”。其实,生活中有问题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自我的,因为我们会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这种抚慰似曾相识,因为人们本身就具有一切性质,而书中的这一套理论(一种思考方式)本身就是要强化人们已有的观念,使人们忆起未知观念的。我能感受到自己和身边的环境对前途的迷惑,但创造的过程时刻在发生,在习惯中,在每分每秒,和还未能定义的单位中。

这套说辞是庞大的。因此不得不说,我的生活恰好与其中某些部分呼应。从创造到接受到经验再到创造,一切都触手可及。这提醒着我:要警醒地生活。总是在创造的美好中生活,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因此,只有不断寻获新的美好,或将生活变得总是美好,才是有益的。

爱是什么?怕是什么?我开始变得警惕,因此而产生的矛盾是可以看见的。我时常生活的“怕”中,曾有一个学期受累于思考“关系隐患”,用一个暑假担心“成绩问题”,而那样的停滞的日子,真的令人很丧气。书中“神”的理论,多少安慰人:神是单一的绝对存在,像显微镜外的主宰,而世界是显微镜中的微观相对性粒子。这让我想起我曾用过的一个“影子”的比例:阳光投影过来,万物产生影子,而阳光又是太阳的影子,每一片影子都 是自己内心的世界,这两者竟有些许的相似。我们会用爱来对待自己的产物,即所谓的自私。这是一种不完善的品质,因为我们存在的目的除了自私,还有整体的“自私”,即除了不断为自己聚集能量,还要为世界的继续前进聚集能量。这是有依据的:你曾感受到建议的危险性了吗?这是语言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行为、思维和经验的力量。这些都鼓舞着我,因为我意识到,我是有一席之地的,而且我还能不断的向前。

所有的知识都被经验到过几个阶段:认知、接受、相信和行为。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每一个时刻都坚定不渝的执行自己的最高观念。

那么,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