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王艺璇:读《苏菲的世界》

写在前面的话:

终于轮到写《苏菲的世界》了。

说实话我有点紧张,隐隐的又有些激动。

初中读完之后,她的地位就超过了此前我读过的任何书籍,瞬间晋升为了我最爱的书。对于这本书,除了敬佩和虔诚,我不知该用怎样的方式面对她。从某种意义上,紧张也有害怕的成分在内,主要是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太浅薄,或是不够完美,配不上我心中这本《苏菲的世界》。倘若那样,我也只能向她道声抱歉了。另外,她对我除了知识的传递和哲学启蒙外,还承载了我初三长达半个学期的时间里关于阅读她的回忆,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东西。

此篇文章,并不能作为一篇传统意义上的“读后感”或“书评”,原谅我实在无法评价她。可能此时我更想写下来的是我与此书之间的故事或其他的心情和感受吧。

 

 

最初结识到这本书,是在一位朋友家中。她向我推荐后,又将她书柜中自己的那本取下借给我。读前一章的时候,我大概也没抓到重点,只觉得,嗯,还挺有趣,挺玄乎的。很多有关哲学方面的东西都是头一次接触,每看到它提出一个问题,我也开始慢慢的思索: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没有答案。暂且看下去吧。

当时不太理解,在书的旁边画上了许多记号的地方,现在看来也变得简单了许多。果然好书需要重读——《苏菲的世界》的内容是经过斟酌选取的(作者不可能把整个哲学史放在一本哲学启蒙书中讲完),但她也是一本文学书,作者借书中人物艾伯特之言来传递知识,逻辑上有时并不那么精准。重读的时候,就能将哲学发展的轮廓,以及时间上的变化,各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按思维导图或时间轴的方式画出来,也算是表达对她的一种敬意了。

前一两章,主要让我了解到哲学问题不止一个答案且很多情况下其实并没有正确答案。比如第一章所说的“在某个时刻事物必须从无到有”和第四章中“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虚无”就是两种冲突的概念(但实际上看明白了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之后也会发现其实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说得通的)。以及对于世界构成问题,各类流派和各个哲学家,思想家所秉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偏差很大。

我看到一个,觉得:哇喔,是这样呢;看到下一个:啊,这个也好有道理啊;再看到其他的各种观念,混乱了:怎么感觉大家说的都对呢??忽然想起某天我与干妈通电话,她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我骄傲的回答:“《苏菲的世界》呀!”只听见她在那头哈哈大笑,一会儿回复我说:“你可别被它绕进去了呀!”那时不以为然,谁知后来真的绕进去了……不过,放到现在再看看那些理论,也只能说:都对了一部分。把大家的想法都糅合到一起,说不定就不用吵来吵去了——不过,我又怎么能说哪些是对,哪些又不对呢?

我喜欢苏格拉底更甚于柏拉图。原因可能我自己也说不清吧。苏格拉底那种一定要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的治学态度让我感触良多,去大街上拉着过路来往形形色色的人讨论各种看似微小的问题,他从普通人那里收集信息和材料,经过他的智慧与思考之后,融成了多少人类朴素但富含哲思的真谛啊!他那句:“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至今还让我时刻为这位思想大家的谦逊所折服。

然后,就是柏拉图“理型的世界”,他将所有的物质分为质料和形式——质料会变,形式却永恒不变。开始看到这里时并不大能理解,用了两次午饭的时间和好友深切讨论了一番才渐渐明白了些。但柏拉图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提出的“走出黑暗的洞穴”:我们不能做个一生只呆在洞里看火的影子的人,而要追本溯源,走向洞外,寻找火影的来源,探寻事物的根本。

笛尔卡也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毕竟“我思故我在”这样简单但奇妙的思维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他所说的“二元论”,其实我觉得与柏拉图那个质料,形式一说还挺相近的,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些完善罢。

我还想感谢提出原子论的那位德谟克里特斯先生——给了我一次能在我最不擅长物理课上答出那些“高难度”问题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次学文科的姐姐念叨着什么辩证法,我脱口而出“黑格尔”,她微微吃惊:“你怎么知道?”

哈,或许这也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当你在别处看到一个你曾有幸在某本书中读到过并记得的东西时,你能够回想起来,能说:“噢,我知道它…”,或仅仅是一种老相识一般的熟悉感,那也是种莫大的愉悦了。

我记得是在某天中午将这本书看完的。那时我呆在寝室,大多同学都已睡了。越看到后面,我却不想将它看下去……倒数第三页。我的笔记上写着:“…真不想看完它。就让我看着这行字发会儿呆吧。”

最后的结局,我也记得清清楚楚。最后那一章,是我觉得全书最浪漫的一章。即使隔着时空,即使苏菲和席德都互相看不见彼此,也令我动容——最后,她们终于相遇了,真好。

《苏菲的世界》让我爱上了哲学,甚至于萌生出大学想要修哲学专业的想法。只是现在还不太敢看罗素那本《西方哲学史》(怕被作者很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带偏),于是买来了梯利那本较为官方的《西方哲学史》,打算有时间慢慢的看。

我花了初三半个学期的时间阅读这本书(当然中间因为月考停滞过一段时间没有看),难以忘怀的是早自习偷偷看它被老师收过几次;中午回寝,日常就抱着这书和一只绿色荧光笔,一只蓝色水性笔,吃饭时就与好友讨论些书里不太懂的哲学问题;回去之后,盘坐在床铺上认认真真的看,因为总希望把每句话都理解透,我看的也很慢,加上早晚刷牙的时候看的内容,大概每天十几二十页的进度,五百页的书也就这样慢慢的看完了。此前班上的同学每次见我还拿着这本绿绿的书到处晃荡,又要问一句:“哇,你还没看完啊”。

想到现在不禁惭愧,真的很少像这样慢读了。每周读一本,不是件简单事,特别是对于阅读速度本来就慢于常人的我。所以,其实每次读后的感悟也大多只是浮于浅层……文学作品本不是什么速食食品——想要真的明白它其中的内涵,还得慢慢,细细的去品味。为此,即使一页要花上整整两分钟的时间来读我也在所不惜。高中以来,学业愈发繁忙,从从容容的读完一本书,很久没有过,也大概已是个奢望了。以上,仅仅作为一个自省吧。希望我还能有机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