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谭思齐:读《苏菲的世界》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越长,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呆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逸,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到达的高峰。”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本哲学启蒙小说,在一种特别的故事情节下,引领我走入哲学世界的大门,带着我初步了解了自然派哲学家、古典派哲学家等人的部分学说、观点,感受了中世纪、文艺复兴等时期的历史变迁和学术思想的相互碰撞。读完厚厚的一本书,感觉自己的思想如同接受了洗礼般焕然一新。
作为一个哲学入门小白,哲学一直是我谈之色变,闻之避之的,总觉得太深奥、太枯燥晦涩又比较“无用”,所以除了课余接触的那点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道那么一丁点王阳明、柏拉图,基本属于“哲学盲”。但阅读《苏菲的世界》,可谓给我补上了很好的一次哲学入门课。
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是,以小说的形式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体裁上算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鉴于对哲学著作的敬畏之心,阅读之前先百度搜索了简介及相关资料,有评论说:“该书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这更坚定了我认真读完的决心。 小说主要讲述一个叫艾伯特的哲学家先是通过书信后来采用面谈的方式向女孩苏菲教授哲学学说的故事。可是到了后来我才知道,苏菲和艾伯特之间的事情其实是作为故事存在于少校为自己的女儿席德写的一本哲学讲义里,以作为她的生日礼物。于是,书中便为读者呈现出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苏菲和艾伯特的,另一个是席德和少校的,但哪个才是真实的,谁也说不清。然而就是在这样似真似假的情境下,哲学仍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继续教授。
本书从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祁克果、柏拉图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很多哲学思想理论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在第一章“你是谁”一节中,涉及到苏菲自我认知、思考活着的意义时,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这句话让我触动颇深。试想,如果生命变为无限,时间与空间被无尽地拉长,生命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欢乐与悲伤都被无限期地缩短,只有无趣在时间中谱写着主旋律。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能清楚的意识到人终将死去,那么无论是勇敢的横渡湖泊还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才会让人钦佩,因为那是在冒着生命危险,那是一种牺牲奉献的壮美!倘若你根本不会失去生命或者根本意识不到人终将死亡,即使你一样的慷慨大度,勇敢无畏的奉献和付出,但相对于你永生的生命来说,这些牺牲、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读《苏菲的世界》很有意思,你可以加入哲学家们的头脑风暴里,加入他们的思想斗争中,甚至,你会同自己的思想进行一番辩驳,感受观点的相互冲击,思维的快速运转所带来的快感。
苏菲的世界,亦是你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