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董楚珮‖读《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请不要用你后天的德行来粉饰你先天的不足,我宁可有这些不足;它们如同我自己的一样。”

 

纪伯伦的这句话,意在告诉读者,人,都是有缺陷的,即“先天的不足”,不要企图遮盖、掩饰,即“用后天的德行粉饰”。这层道理是浅显易懂的,为老生常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关键是为什么说“我宁可拥有这些不足”。

最近因文学社的读书活动,我去接触了小组指定书目《许三观买血记》。为了深挖其中的内涵,我将它反复读了三四来遍。正如我在分享会上提及的,我们喜欢余华笔下的“许三观们”,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种种缺陷,例如,头脑简单、目光短浅、得过且过等,这些缺陷是他们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的资本。人们乐于接受真实的,而真实感又可以通过不足、缺陷来体现,故那些缺点分明的小人物,乃至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人,会更加受人们欢迎。

在我们对身边的人的认知过程中,特别是那些有本事、厉害的人,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段经历:初识他知道他的好,但不了解他的缺点,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层光鲜的外壳,多么美丽呵!多么令人遥想呵!故我们可能会把他当伟人,当英雄,当榜样,当崇拜学习的对象,赞美他,向他取经,向他俯首,但绝对不会与他交朋友,或说直白点,根本不敢与他交朋友。我们敬之而不亲之,说明“完美”产生的距离感不可估量。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从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话语,我们渐渐发现:咦,他原来也喜欢赖床啊!他也有气急败坏、不知所措的时候啊!但我们对他的印象会就此变坏吗?我想不会。甚至我们会察觉到他的可爱之处,他的个性特点,这才是真实的他,我们喜欢这种真实的感觉,于是我们会很愉悦、自然地与他进行深入交往了。假如他没那么坦诚,执意要对这些不足遮遮掩掩的话,那我们对他也只能敬而远之咯。

不足、缺陷,才是人身上最鲜活的特征啊。粉饰它,就相当于撕掉了你的标签。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标签,一点独到之处都没有,全身上下都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像物理里面的理想状态一样:某某小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永远没有加速减速,没有方向改变,人生就这么毫无生气地过着,失去了自我,悲夫,悲夫!不足,才是自我啊。如是,才有“我宁可有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