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卜立武‖读《都柏林人》

也许是我的水平不足,也许是因为翻译遗失了部分原来的面貌,我并没有将其放在一个极高的高度上,反复阅读无从下手赏析。

有好几位主人公都反映出了都柏林人的一种心态——安分守己,安于现 状。《阿拉比》中本向往“阿拉比”(大型集贸市场)又最后后悔到此一游的“我”。《伊芙琳》中想与情人出海开拓新生活,却在最后上船的时候冷漠拒绝的伊芙琳。还有《一小片阴云》中因羡慕朋友无拘无束,肆意洒脱生活,想在诗中找到新的世界却被孩子的哭声拉回现实的小钱德勒。他们都不敢于向未知的生活迈步,宁愿在自己安稳的生活中碌碌度过余生,永远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中的小农意识:求稳、怕变、盲目、狂热、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与其可悲,倒不如反省自身,新时代的我们也未能完全脱离于小农意识的束博,更何况比我们思想更趋向于保守的众多长辈。其实我认为,体现小农经济中“狂热”这一部分的情节也是只有一点的,在此就不像刚刚那样一一例举了。一定程度上,这都是都柏林人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也是诟弊,就好像英吉利民族传统:崇尚经验,重视传统,善于妥协。
还有一些情节,我有些新奇的想法,比如《何其相似》中领导泄愤于下级,受了气的员工又把气撒在孩子上的剧情,对于我们也并非新颖了,漫画《父与子》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节,也许《父与子》就是这个情节的源头也说不定呢。还有《赛车以后》的结局,从输赢钱的角度来看,是否揭示了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呢?以及《何其相似》中与《泥土》中都提到了职员对经理的一句妙语,是不是作者自己也会在写作时回忆起曾经写过的情节和片段呢?还有《泥土》的结局暗示了唐奈利太太这样一个底层劳动人民的死亡这个观点,我不反对,也不苟同,我认为那些所谓伏笔并不一定指死亡,至多是同情和悲悯。

最后我想说,我并不知道写这本书时那个时代的背景,也不知道它到底何种崇高的地位。我现在的猜测,不过是如同一个瞎子,在云外推测着月明。也许等我哪日认真学习了其写作背景,我才能真正理解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