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卜立武‖读《当代英雄》

这本书,无论男女读罢都应是觉得很震撼的。我毫不避讳地说,它摧毁了的爱情观,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我的爱情观彻底地分崩离析了,不过也可助我在废墟中重建大厦,毕竟能轻易倒塌的都是残次品么。
作为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小白,对于视查爱情的角度就显得理想而又单纯了。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某同学同我讨论了一番后,我开始了解皮巧林的心理:对待不同的女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撩,比如像梅丽公主这样骄傲的女人,她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仰慕者与追求者,要掳获她的芳心,用“讨好”、“引诱”等方法是行不通的,她甚至都可能记不住你的名字。于是皮巧林第一步就必须吸引她的注意力,采用了一些“不太礼貌”、“略激怒人”的方法与她相识,给她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这样,一个被人捧在手心的“公主”第一次受到了不尊重,便开始恨恨地记住他,讨厌他。不过,这正合皮巧林的心意,当他听到这样的消息时,还不免有些高兴。之后,他再向梅丽公主展示出他的内心——他设定好让对方了解的内心。用“高贵”、“骨气”附上那么一小撮“同情心”来注释他的“鲁莽”。因为当一个人并非了解对方却恨着某个人时,这种恨是浮于表面的,是容易被原谅的,甚至是可以轻易转化为关爱的。之后为了证实他的品质,他精心算计好了几个场面,让梅丽公主相信并淡淡地景仰他。这时,便是同她交谈的好时机了,他懂得控制言语的技巧,并能在任何情绪神态下保持高理智与高情商。当然,这是撩妹的重难点,原谅我难以精细地归纳岀来,意思到了就好。这时,一种像“喜欢”的情愫便开始在梅丽公主心里生根发芽了。所以,皮巧林为了强化这种感觉,就开始加大备胎好友格鲁什尼茨基的戏份了。这种有意的距离让梅丽公主愈发地挂念着皮巧林。再加之他为她身旁人(尤其是她母亲)塑造的光辉人格的设定,使她的心几乎要扑到他身上了。而我以为,这便到了“喜欢”的最高层次,下一步就是将这种情感升级为“爱”了。他选择在一个与梅丽公主单独去断崖的时间实施计划。他将话题引到吐嘈他人的种种劣迹,可笑之处,然后言辞渐变为刻薄,甚至是恶毒,这引起了她的惊吓。然后皮巧林顺理成章地表明了他的冷漠与孤傲的根源,将两人的认知伸向了灵魂黑暗而又隐匿的角落,增进了两人的依赖感。梅丽公主也就陷入了深思,面貌也渐凝固冷漠,但她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就会给皮巧林奖赏——他的目的达到了。在她的爱日益加深的时候,这份情感需要一个高潮,或是一个揭露真相的契机,决斗便应运而生了。最后,梅丽公主的一声“我恨您……”是多么刻骨铭心!

当然,将这条线理清楚了并非是想赞扬皮巧林是多么高明,多么值得学习,相反,是给我们以警醒,要深刻地认知到这种大男子主义视女人为玩物的爱情观,要批评19世纪俄国盛行的风气,他们视皮巧林为“当代英雄”,这种完美形象也成为他们趋之若鹜的目标。同时,我也明白一点:我们批评这类人和这类现象,但我的确很喜欢皮巧林。这并不矛盾。我批评他只是侧重于某些特质,而非这个人整体,况且我们也不应当跨越时空,用现化的视角来评价当时的人。在那个时代,皮巧林的确是英雄,他的各项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的思想很深沉,这是他人生最大的亮点。

“是的!从童年起我的命运就是这样的了。所有人都能从我脸上读到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罪恶特性的标记,既然它们被认定了——因而也就诞生了。我本来很朴实,人们却指我为奸诈,我于是变得城府很深。我深深地感悟过善和恶;谁都不爱抚我,所有人都侮辱我,我开始怀恨在心;我变得很阴郁,而别的孩子都很快活,瞎淘气,我感觉自己比他们高明……而别人却把我看得很低劣。我变得嫉妒了。我本准备热爱整个世界的,——可谁也不理解我,于是我学会了仇恨。我的无花的青春就这样在和自己、和世界的斗争中消逝了。由于怕嘲笑,我只能把我最好的情感埋藏在心灵深处;它们又在那里死亡。我说句真话吧——人们不信任我,我也开始欺骗,当我谙熟社会上一套人情世故后,我成了生活科学的内行,并看到了另一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却过得很幸福,享受着我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收益。那时在我心底就滋生一种绝望情绪,——不是那种用手枪可以医治的绝望情绪,而是隐藏在温文尔雅和善良的微笑下的冷漠的、无力的绝望。我成了一个道德上的残疾人,我心灵的一半已不存在了,它干枯了,挥发掉了,死了,我把它剪成碎片,扔掉了,——而另一半却在蠕动着,活着,并为每个人效劳,这点谁也没有察觉,因为谁也没有发现已死亡的另一半曾经存在过;但您现在唤醒了我心中对他的记忆——我也就给您读了一篇它的墓志铭。对许多人来说,墓志铭一般总是可笑的,但对我却不,尤其是当我忆起安息在它下面的东西的时候。不过,我并不请求您分享我的看法,如果我的举止您感到可笑,——那就请笑吧,我可以预先告诉您,这一点也不使我伤心。

这是我之前谈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映了他真实的心路历程。我不知道什么才能孕育出这样的人格,也许正如他所说,或正好他所未说,毕竟,“当他笑的时候,这双眼晴却不笑!”
最后我想说,英雄,并不是一个人,一个形象,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永远在变化却又永恒歌颂的灵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