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唐宇卓||读《活着为了讲述》

他就坐在我对面,套着软呢大衣。火车缓缓启动,我请求他开始讲述,一个原先不感好奇的人生履历和一个书写与生活的理由。

他短发雪白,眼神清亮,措辞清晰,笑起来却温和得像个孩子。于是,在他十三岁以前,仍是带有孩子观望世界的眼光。

“我第一次见到海,感觉没预想的美丽,就问我的外公,海的那边有什么。然而他却毫不犹豫地说,海没有那边。”

我很扫兴,“为什么海没有那边呢?他也可以告诉你,海的那边依旧是海。”如同你问“未来的日子有什么”却被告知,未来没有什么日子。这样的答复显得不那么令人向往和期许。

他垂着眼眸,也许是想起了“老爹”。我仍在猜测:“难道是要你观望海的这一边,沙砾遍布,贝壳碎裂,生活本就荆棘纵横,需痛苦且坚定前行,不应该牵挂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但总想着,生活会更好,不是人们共同的愿景吗。他不回答我,我又想:是为了逃避不切实际的问题,不迟疑于一些无关理想的事物呢。

“也许这就是回答的经典之处吧。”他皱皱眉。

接着他又自顾自地说下去,他童年的经历有趣而且丰盈,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有时他神采飞扬,有时他眼光黯然,却又不知在想些什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一是小偷死于半夜主人家的手枪,二是马尔克斯父母坎坷的恋情,以及一些贫穷时期偶然的快乐与哭泣。

“非常可怜的小偷,却不能说他是无辜的,只是承受了过重的惩罚,并将这惩罚压在他亲人肩膀上。”我感叹道。

他便又说起看见那对母女的情景,像极了梦境:“女孩抱着一束花,花枯了,用报纸包着,太阳毒,他们打着黑伞,对张望的人视而不见。”于是我明白,尊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拾起,紧紧地揣怀里,告诉抨击你的自大之徒,这一仗我仍不输。和命运抗争到底是生活必有的决心与勇气。

“我《霍乱时期的爱情》灵感来源便是从父母口中拼凑起来。”他举起雪茹轻轻吸了一口。他说起一个奇妙的预言,是他母亲问吉卜赛人得知“只说远方有个她刚认识的男人会爱她一生一世,她会长命百岁,跟他幸福一生。”我为他们见证此情不渝的艰辛而惊叹,唯有得之不易才懂真心珍惜。

马尔克斯在四十几岁能用酬劳养活自己前,只是个落魄无依的作家“生活一抹黑,前途一团糟”,偶有小起小落。但他的母亲是位重守誓言,坚韧伟大的女人,即使在最为难困苦的时候,她也充分信任和体贴孩子的父亲,使读者见识了爱情的不畏岁月与新鲜依旧,不由得重新对一份感情能抵住的时间冲涮抱有了郑重而且美好的愿景。同样,这样狂热真诚的喜爱在马尔克斯身上留下了影子,作为一名拼写糟糕、课上用来看小说的学生,他也许不是听话的,但他能将包括哥伦比亚所有佳篇等烂熟于心,因为喜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他用长长的一生证明了,他有责任、有能力去爱。这也是一种极难维持却应该敬慕学习的态度。

作为一本自传,马尔克斯口吻亲切而一针见血,让人见字如面。常使我吃惊的是,他的文字是那般坦诚与直率,虽已是赫赫有名的作家,却不有心掩饰什么,不管是他真实的负面想法还是他的童贞如何被渐渐夺去。我曾读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你写下这花如何美丽,当然有人说它不美丽,于是你便妥协,写道,这花既美丽又不美丽。这近乎废话——为了讨好他人。这也并不是表达,表达需要勇气。是的,表达的勇气无疑是他成功路上不可缺的秘诀。再加上他的幽默感与热爱生活,才使他最终摘下桂冠。

书页在我细致的摩挲下,随时间流水般翻去了。猛然合上书,午后三点的惊雷犹在耳畔,意犹未尽地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见秋海棠的清香。火车长鸣入站,我连忙对他说:“您的讲述对我启发颇深,虽昔日难再现,回忆却在有生之年幸福或痛地践行着,我也许明白了您活着为了讲述的缘由,期待与您再会!”

他缓缓地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我深以为然。

门开了,他大步离开,最后一刻回头给我留下了一个温和的笑,仿佛仍在思索“海的那边究竟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