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周羚暄‖读《书生的骨头》

书生的骨头   

“人是钢”我想,

我未曾想过,为何一介文弱书生会有钢铁战士班的傲气;

我未曾想过,为何其能跪得诚恳而又站得笔直;

我未曾想过,为何灵魂和骨头是书生生命的真相。

我未能明白,未能明白,皆未能明白。

有时候躺在桌前,透过窗户看屋外的蓝天,说不上碧空如洗,但好歹也是统一的色调,蓝或灰的使人眩晕,脑子却清醒了起来。

“最坚硬的物质,往往被最温柔的东西包裹,。人体中最正直的骨头,无一不处于皮肤和肌肉的遮蔽和掩藏中,藏在柔软深处的骨头,往往在最特殊的场合下坚挺,”闪烁它的硬度和光芒”。詹谷丰在《书生的骨头》中这样写道,脑子里一闪而过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杀的王国维教授,战立陈寅格教授替老师受批斗的刘节教授……有些事情并不如一件值得记叙,用眼睛看到这么简单,你看到这样那样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那时候,他们的傲骨挺了起来。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这是信仰,信仰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信仰它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物质化,却有无数人将其埋于心底。

信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了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极度”“榜样或指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独特的信仰代表着“你活着”,证明了“你是你”,你又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

信仰有什么用,实物?虚幻?

冯至曾在《忘形》中写道“人类应该怎样努力去克制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即使在最后一瞬间也要保持一些融容的态度。历史上有多少圣贤在临死时就这样完成他们生命里最完美的时刻,这需要课沉的修养和坚强的意志。我们不能要求人人在死前都能如此自持,但我们不愿看见一个健康的人,并不是在死前,而是在生活中偶遇不幸,便弄得忘形失态”人世间,本道是尘梦一场。有文化大革命时的人性考验,有对事的特立独行,有风花雪月后吟诗流浪,有心灵间的碰撞。我用浅陋的语言把《书生的骨头》当作民族节气,当作家园情怀,当作人生信仰。

“人是钢”我信。

我想过来,为何介书生有钢铁般的傲气。

我想过了,为何其能跪得诚恳又站得笔直。

我终于明白,终明白,终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