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尚诗睿||读《人人皆可为国王》

于我而言,梁衡写在目录之前的《我的閲讀经历》是本书的精华,因为这是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关于閲讀与写作的经验之谈和方法之论。在此姑且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与收获。

关于诗歌的閲讀。诗是最凝炼的艺术形式,是可以浸润我们心灵的美的载体。我吃着古典诗词的奶水长大,又受着现代新诗的冲击。我会在领略某处风景时蹦出“秋水共长天一色”,会在感到人生灰暗呼号“行路难”,也会时不时化用一些诗歌,改几个词儿,为生活增一份乐趣。我吮吸着诗歌予我的恩泽。我们强调背诵诗歌,不只是让这种美感一遍遍濡染自己的心灵,更是為了自己知识文化的输出,而这,就体现在我们所写的文章上。可是读诗到底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帮助呢?我说不上来。梁衡先生很好地解答了我的疑惑。

他说古诗词的閲讀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意境的美;三是音韵的美。当碰到某个感觉、某种心情无法用具象的手法和散体的句式来准确表达时,就要向诗借他山之石,以造成一种意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所谓模糊比准确更准确。我想这也是诗歌比其他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更高级的原因,因为它更加的抽象,更加的朦胧,更加的有距离感,因而更添几分意境了。

他说旧诗给人意境之美,新诗直接点燃人的是激情。读诗对写作的另一帮助是炼字、炼句。我想,正是因篇幅限制,使得作诗时需要字斟句酌,尽量使每个字都精致。如若我们将贾岛推敲的精神用在自己的行文过程中,岂不妙哉?当然,这也有一定难度。我们行文时篇幅没甚么限制,自不免要多出几句废话来,而倘若常常读诗,常常背记,在文章中對於字句的选择或许会更加准确而严格。

关于科普作品的閲讀。梁衡先生说科学阅读充实了他的散文创作。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总能写出一些有着强烈感染力而且新颖别致的句子了。他将一些物理、生物的词汇概念拈连到人和事上面。他之所以能够把科学思维、科学术语用于文学,正是基于大量的自然科学作品的閲讀。而这类作品有时是我们容易忽略亦或是認為對於文学创作无甚益处的。

当然,梁衡的散文作品能够吸引我们,打动我们,震撼我们,绝不仅仅只是深厚的文字功底、独到的比喻描绘和精彩的议论叙写。这些呕心沥血的作品,是一个有着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一个有着大视野、大胸怀的作家惨淡经营的成果。它们刻画了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的光辉形象,它们讨论了永恒和美的话题,它们记录了人与自然和心灵的对话,它们思考了人性这一复杂的主题……它们穿越亘古千年,纵横四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