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童圣凯||读《古希腊神话》

“神,他从哪里来?他要干什么?他是谁?他要去哪里?”

“神从人心中来,他要填充人心,他是人心的一部分,他要去到更多人的心中。”

如上引自杨智焜同学的读书周记,一连串的设问又是一连串的解答,掀起几道狂澜,直击我的内心,与我心中对古希腊的神话的看法不谋而合。这,就是所谓的心灵上的共鸣吧。

出拿到这本书时,我被整整五页的重要人物表给骇到,硬着头皮读完,留在脑袋中也只不过是童年中记忆里的人物:普罗米修斯、赫拉、宙斯、阿波罗、赫菲斯托斯,寥寥几个。

于是乎,我就把它当作睡前故事来看,不知不觉一个月就过去了,不过这本书也读到了尽头。

我也发现正如大多数同志们所讲的——“神人同性同形”,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这样看来,西方的神大多,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私欲,也有爱恨情愁,比中国神话里,那些仙风道骨,看破红尘的神仙们似乎要可爱许多。

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写神话?

我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那个时候的古希腊人对世界的认识直至现在也是非常深刻的,留给人类的是两大精神遗产:其一是哲学家们的箴言,其二就是丰富多彩的神话。

神话是古希腊人民抒发内心所感并阐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一种方式,正因为那些哲学家的理论太虚无太抽象,太飘渺,不能喻之于怀,他们才要把自己的认识,寄托于有形可感的神身上,而不只是单纯的一种精神寄托,心之所向,而是象征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乃至意识形态,乃至人的一种品格,这样蕴含,其中的道理就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留传至今,可能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之一。

我也曾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神话,载体是我在看动漫时喜欢上的一个女孩,她生活在法德边界的科尔马镇,那儿的房子都是木构的,窗户下都挂着满篮的鲜花,苍翠欲滴,每天清晨,人们都会精心地打理一番,流水淙淙,空气中飘忽着吸饱花香的露珠,伊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我把很多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凝聚她的身上,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孩子:水蓝色的长发,娇小的身形,圆润白净的脸蛋上时常有一点羞赧的粉红,水汪汪大眼睛里有一潭宁静的湖水,倒映着小镇的美景;沉默寡言的她却一个人担起了整个咖啡店的运营,透出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强,珍视友情,对世界充满好奇,十分认真的想要和大家出去看看。

她说:“见过了外面的世界,就会更加依恋自己的故乡。”

这本古希腊神话又告诉我,这样一种移情于物的方式,其实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手法十分高明。但是我不仅可以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更可以以她为创作对象,用她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内心所感,而不仅仅是只局限于漫画对她的塑造,以及向她表达我的爱意。

她要成长,我也要成长,如果我用我的笔续写她的故事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起成长了,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

杨雨学姐曾说过:“我们的文章其实都基于我们的人生经历。”那么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我的人生经历一种更加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感谢古希腊神话,让我在沉迷的动漫,中找到一个通向更光明的地方的出口。

可谓之“现代神话”,

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