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黄衎也‖读《当代英雄》

“在俄罗斯每走一步路都会遇到毕巧林。”

这其实关于“多余人”的问题,蒙莱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并非单一个人,而是一种群体,一个缩影。他反映的正是当时俄国年轻一代的现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玩世不恭。一个时代的弊病,我想先是年轻人最容易体现的。本来他们应该是勤劳努力,勇敢乐观的,但是却将这些毫不留情的抛弃。而且将自己宝贵的聪明智慧和大好时光用在无意义的爱情游戏上——也许我不愿意用“爱情”这个词,因为麻木的他们从未动过真心。

毕巧林形象无疑还存在于世上。蒙莱托夫取此书名“当代英雄”,我大胆猜测有两种目的:一是讽刺那些自以为英雄的虚度光阴的年轻人;一是唤醒没有沉得太深的人,期待真正的英雄来引领这个时代的正确的方向。

青年是时代之炬火,国家之希望。青年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一个社会的风气。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对青年来说十分重要。蒙莱托夫希望人们可以找到这种“三观”,希望青年在危难之时可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而不是自甘堕落,越陷越深…

我不禁想到中国的青年,不可否认,我们当中有“毕巧林”,但是趁年轻,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

此后如若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读书周记||李可欣读《书生的骨头》

某种程度来说,书生的这根“骨头”狠狠的敲击了我。
本真,崇敬,是我能献给那些民国时的大家的最真挚的词。在每一次时代强权的变更下,这样混乱,军阀割据的时代,却让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多边的思维与坚韧的人格。
那时候的读书人,分成两种:“学术独立”的大师,“入仕”的儒生。本质而言,是思想观点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行为分支。大师重人格思想独立不愿为政权弯腰,又何尝不是放下了为百姓谋福的担子换的孑然一身?而儒生从政一定是贪恋荣华,成了丢弃书生气节,歌颂永夜的蠹虫?
你何尝知道他志向所在?你何尝拨开官场流光的浮粉看清他方正的内心?你又如何定义“读书人的气节”?

人的看法不同,行为不同,万物皆有两面,又何需以己之见,度人之心?

我终于知道,它为什么叫《书生的骨头》了。但又不尽认同书中的观点。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读书的人,难道必定要是超脱凡俗,投身于灰尘满布的书海,而在黎民煎熬之时置身事外?

这何尝不是自私啊。

白居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官场,一身清凉,世人皆认为其高洁,“不为五斗米折腰”展示读书人一身傲骨,晚年又何尝不是作出“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淫词艳曲。

隐居世外,苦心钻研,不一定是坚守本心。

私以为,读书人最好的境界,应该是“外圆内方”。不管置身何处,官场也好,田园也罢,对外处世必要圆润。是圆润,而非圆滑,更不是八面玲珑。不要一根杆子竖到底,伤人伤己。但内心又必然要有棱角,知道读书人应该具有大师们身上哪些东西,知道何事该做,何事不做,将读书人的傲骨化成自己做事的原则,直击灵魂深处,经事不改。

民国的大师们逐渐隐去了,他们留下的傲骨却仍在提醒我们,要像这样——将灵魂牵引出场,用一根坚硬的骨头,去展示读书人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