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黄衎也||读《梵高传》

                             孤独信仰

读一位伟大且悲惨的人的一生是痛苦的,当你走进他的世界,将会更加无法自拔。
读《梵高传》便给了我强烈的这种感觉。好几次我都要合上书,平复自己的心情,才能再鼓起勇气看下去。为什么?我很明白。梵高作为一名如此伟大的画家,其前尘旧事我早先也是有过耳闻,明白他多次的不幸与折磨。当我翻开他的传记到时候,难免会带着上帝视角去看。以至于他顺心顺意,生活充满希望之时,我也不禁要告诉自己:他终将坠入烦恼的深渊。这将是一种很痛苦的过程,好比旁人都在欣赏满池的夏荷,赞叹于它们的美丽,而你已经预见了冬日里残荷的凄凉。而我,似乎也预见了梵高的迷茫。
其实我错了,梵高从来没有迷茫过,也从不在乎自己的不幸与凄惨。他不需要同情与怜悯。他有着自己的信仰,哪怕这个信仰是极其孤独的,甚至倾其所有也找不到一个知己。但是梵高一直在追寻着,恪守着。他守护着自己的信仰与底线,守住了那个时代少有的澄清。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疯子也好,神经病也罢,他一心做自己的。等到他做完了,就会告诉你,我就是我,就是梵高。疯与不疯,痴与不痴,他置之度外。他是自己的支持者,也是自己的上帝。
狄更斯在《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中写道“这是最好的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梵高所处的那个时代,无疑对他来说也是这句话来概括。一方面,绘画与传教盛行,梵高可以拥有一大批伙伴与良师;另一方面,画作的审美却又因为消费而祗辱于低俗暴发户之手——这是梵高不能忍受的。还有就是对于宗教的不同认识,传教士的排挤与误解,让干劲十足的梵高一次次遭受挫折。尤其在梵高大胆批判富家女士买画的品味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不满。这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对于艺术本身的尊重与捍卫。
书中写梵高放弃当牧师而去做传教士时,我看到的是一个多么有主见,多么真实的人啊。他的第一考虑不是自己的未来将过得怎么样,而是自己怎样才能真正为上帝在人间做些什么。这是怎样的直接与执着,又是怎样的真心与真意啊。可是,做一个传教士也让他备受煎熬。传教士学院的老师因为他不能流利背诵讲演稿就忽视了他的一腔热血与激情。殊不知梵高的专心与热情才是传教最需要的。在那个浮在表面的时代,梵高想要化身一团火,一阵光,想要温暖他人,照亮黑暗,却被无情打压。这还不是最惨的。当梵高去往博里纳日开始他的实习传教生活时,命运又在捉弄他了。他见到了煤矿工人凄惨的生活,他用尽自己一切力量去帮助,去施舍,去感化。他做了一个传教士所能做到所有事,可是就当生活开始好转,以为春天将至的他,又被煤矿的一次意外事故打击得支离破碎,以至于一病不起。梵高是伟大的人。他不只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更是一个值得天地哭之泣之的人。他不遗余力的奉献,只为了自己孤独的信仰。他是梵高,他不图回报与恩惠,只求对自己一个问心无愧。他的爱情也是如此。梵高直爽率真,他爱便爱了,便可以倾尽一切,像千里孤鸿不知疲倦。他不爱便不爱了,便大步向前去,没有儿女情长。这就是温森特.梵高,敢于同全世界为敌,孤军奋战的梵高。
在阳光找不到的地方,他愿意发光发热,愿意茁壮成长。他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至于旁人的眼光,都可置之不理。我想真正成就他的,不是那一幅幅名画,而是他伟大的生命历程。那些画,因梵高而无价。

现在抬头能看到的那一抹星河啊,是否还点缀着梵高的信仰?
那孤独的,无与伦比的信仰。

【读书周记】姜齐家‖读《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散文诗选集》

                                  (二)孩子       
                                 孩子去哪儿了?
 “咦?孩子去哪儿了?孩子们都去哪儿了?”我伫立在挤满的学校门口,看着眼前一大片的各色的卡通小书包,我疑感了,我大概是疯了,“可是它们都被背在一群成年人身上啊。”我想。你看,那只小猪佩琪的粉色书包不是背在一点个头顶秃发、身着休闲装的男子背上吗?还有那个灰姑娘的紫色珠光闪闪的书包,正被一位银丝满头,背有些躬的老爷爷斜跨一肩背着,还有那个经常在菜市场买小菜讨价还价,嘴皮子不依不挠的老大妈,她穿着睡棉袄,脖子被起了球的大红围巾裹着,不见踪影,脸上微微耷下的皮也被围巾托起来。她双肩背着一只奥特曼图样的包,一手还提着一个略沾了些泥的布艺拖车。那么,孩子到底去哪儿了!

>>   阅读全文

【读书周记】聂陈昱‖读《人人皆可为国王》

“人人皆可为国王”,可是谁才是真正的国王?谁又去当臣呢?
全书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大家和小家》《无处不在的美》 《行走中的思索》《关于人的联想》,写了十位名人和一些散文。而在这其中,我独爱两篇。一篇就是《大无大有周恩来》,另一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
初识周总理,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为中华崛起之读书”,周总理的语文老师说,此子非凡。果真如此,可若没有如此非凡,周总理这一生或许会轻松愉悦多少呢?可若没有如此非凡,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又如何展现呢?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年少时的一句许诺。周总理的六无,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去不留言。周总理正是用这六无让他在生命的最后也无悔这一生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他无心成为谁的国王,他只是一个爱国臣,却成了我们无数人心中真正的国王。
一个人的人生对于自己的意义,并不是成为别人的国王。人人皆可为国王,不必自卑,也不必骄傲。真的吗?真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王吗?我不认同。从古自今,光明所到之处也必有阴影相随。有些生活在阴影黑暗处的人,这辈子或许是真的无法走入光明的,终其一生的黑暗是习惯也是保护色。固然可以强说他们是自己的国王。可是,真实吗?有的人可能这辈子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的国王,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要做国王,没有想过要去征服,也不奢求怎样的满足感成就感,他们只想做好自己,过完自己这平凡而又普通的一生。他们算是国王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答案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
如果人人都是国王,那谁去当臣呢?似乎在这个时代,做自己的国王不难,而甘愿称臣确是不易。我只知道,我不想做国王,我想当太阳,那种温温暖暖能给别人带来光的太阳,我希望我也能在某个地方某种意义上小小地照亮别人,更能随时温暖治愈自己。我也想为臣,那种心甘情愿的臣,心甘情愿地臣,为自己珍视的事物一点一点放下自己的骄傲消磨自己的锋芒突破自己的底线,用这短暂人生中某个专注的时间只去专注地臣。希望遇见一个人,成为他的追随臣,和他一起去征服,一起构建王国;希望遇见一个心爱的事物,用这一生尽全部的力量去证明我爱它;也希望能像周总理一样,为自己忠诚的事业崇敬的祖国燃烧自己的每一缕光,做这华夏大地的守护臣。
人人皆可为国王,也许人人早就自以是国王,可这世界终究不会人人都是国王。祝人人可为王,亦可为臣。

【读书周记】周舸航||读《追风筝的人》

人之一生,好似白驹过隙,一呼一吸之间,又有几人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犯下的过错又是否来得及挽回?
这是一段没有前景的友谊,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风筝,一个用棉纸、胶水和竹子做成的玩具,却始终交织着亲情、友情、背叛与赎罪。在主人公阿米尔的眼里,它曾一度能弥合父亲与自己的鸿沟,但没有算到他与哈桑那层脆弱的友谊竟会由它来切断。
“ 他算什么,他只是个哈扎拉人罢了”。
当哈桑——阿米尔儿时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他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羞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当哈桑承认那个本不该承认的错误,他和父亲早已明白,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也许会有些痛苦,但生活会继续。未曾想到,这竟会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
 “ 救赎,并不等于会幸福。”
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对于阿米尔的父亲,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而阿米尔,也第一次像个男子汉一样,在满目疮痍和塔利班残酷的统治现实中,找寻回自己二十年前未能拥有的勇气。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结局,索拉博的不语和沉默以及放风筝时他的笑,让我感到一丝悲伤,却也有如负重释。因为阿米尔追过,救赎过,勇敢面对过。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