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曹明雅丽:《第七天》读书笔记

逝者不逝

——简评余华

——————————————————————————————————

时隔近两年,余华让我重新想起了这四个字:“逝者不逝”。

这四个字曾是我第一篇被刊登在《澄池》上的文章的标题,也是我为数不多的、过了这么久仍觉得还比较满意的标题。

现在用在这里,也想向三本书下来所认识的余华致敬。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不信时间只是流逝而已,正如remix里写到“人生就像一片森林,迷失的人会迷失,相逢的人会相逢。”时间长河里,追求永生的个体的生命终会一个个消散,但我坚信终究有一种力量一定会永恒地延续。譬如一个个体记忆,再譬如一个民族的气节。

所以我(然而没有河)说:“逝者如斯夫,不逝者逝,逝者不逝。”

——题记

我总觉得从1983年余华开始写作,到2013年他写下《第七天》的最后一个字,他都逃不开对“时间”两个字的叙述。我不明白这是宿命隐秘的安排,还是时间赋予他的使命,亦或是余华故意为之,但的确,三十年的写作生涯让余华经历了时间,也记录下了时间。

《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第七天》,我似乎见证了一个作家的成长。读书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的事,读者和作者或许终此一生都无法见面,甚至早在认识之前就已天人两隔,但穿过时间和空间,文字把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我知道他的爱他的痛,他的暴虐他的温柔,他的曾经、他的过往、他的妄想、他不眠的晚上,我都知道;而他,给我的寥寥几个字句,就成了我一段时间的笑容和眼泪,成了我与之共行的秘密旅行,成了我长夜不寐的不熄灯火。白纸黑字,翻开就是半个盛世繁华和半个乱世沉浮,半个悲欢离合和半个春秋梦华。

在我看完《在细雨中呼喊》的时候,我就有种隐秘的默契感。我很武断地给这三本书分了类,《在细雨中呼喊》是过去,《活着》是现在,《第七天》是未来。在看完书之后确实发现,这种神奇的第六感刚好符合了我读这三本书的感受,似乎误打误撞,总也离不开佛家的“缘”字。

《在细雨中呼喊》是孙光林的过去。余华在序中就写到“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但这本算是我三本中最不喜欢的一本,因为这本书只有“我”,没有“人”,只有看似“苦痛上的苦痛”,没有“苦痛中真实的笑容”。但我也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大概就像是姐姐看着自家弟弟经历杀马特的愤世嫉俗时期一样_(:3 」∠)_

《活着》是福贵的现在,更是那一辈人一个时代的现在。从书名《活着》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进行时”。这本书真正体现出了一个大家的“历史宏观性”,我只能表示敬佩。

再说到《第七天》。这本书从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通过叙述经历的方式折射出“这个世界”的各种社会问题:官僚腐败、贫富对立、暴力拆迁、非法卖器官、刑讯逼供等等,但就是在这些黑暗中,杨飞和杨金彪的父子亲情、杨飞和李月珍的母子亲情、杨飞和李青的爱情、伍超和鼠妹的爱情等等这些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都熠熠生辉。全文中没有一个圣人,杨飞懦弱,杨金彪曾为了女朋友有过把杨飞送走的念头,李月珍也就是普通的妇女形象,李青为了自己的功利性婚内出轨,伍超动手打骂过鼠妹,鼠妹也总是为了一点点小利益斤斤计较,但就是这些并不完美的人形成的众生相,却是那样地有魅力。我想最后余华在描写“死无葬身之地”的美好时,一定是怀着一种温柔:即便这个世界有那么多阴暗邪恶,有那么多魑魅魍魉在人心底滋生,但毕竟我们还是生活在阳光下的……就算生前遭受了那么多摧折,但还有一个地方,人人死而平等,“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流水向你问候”。

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

逝者不逝,那些美好的感情不会逝去,那些珍贵的记忆不会逝去,那些向善向上的精神不会逝去。

——————————————————————————————————

一点点题外话:

其实有时候觉得余华的作品里把一些东西写得夸大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文学作品必要的“艺术加工”,但我总觉得总是“揭露现实的黑暗面”也不是那么好,即便有一些人的美好感情做修饰,但是我一直觉得其实生活本来就很美好,就算没有感情,也很美好。大概是我不太习惯这种带一点点尖锐地揭露。

另外觉得《第七天》里面用《旧约》的梗有一点点奇怪,有种东西混交的违和感。我在看《第七天》的人物出场安排的时候还以为跟《旧约》里神七天的行为有些关系,但是翻出来对比似乎有没有,书里也就是在李月珍来到“死无葬身之地”时略微提到了真正的《旧约》里的“七天”。我并不是反对这种使用,只觉得毕竟《圣经》的文化体系是依托西方思维方式的,而《第七天》这种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的小说使用起来难免有晦涩感。况且我感觉《第七天》里用到《旧约》里的内容并没有与书里的内容起到相辅相成甚至寓言或是线索的作用。这个仅个人观点。

最后:李青这个名字老让我想到《孽子》里帅气的小苍鹰啊每次都瞬间出戏hhhh

《【读书周记】曹明雅丽:《第七天》读书笔记》上有1条评论

  1. “揭露现实的黑暗面总归是不那么好”……说明你心地善良,生活美好,阅历还浅……创作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叙说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写黑暗,怎么写黑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