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李姝慧:读《活着为了进述》

我们记住的日子
——读《活着为了讲述》有感

合上书本,一周以来渐渐积攒的满足感终于在这一刻喷发,环顾四周,空无一人,又莫名生出一种空虚与孤寂,不逊于马尔克斯抵达卡塔赫纳初夜之感。
此前认为马尔克斯的作品晦涩难懂,变化莫测,源于阅读《百年孤独》时的毫无头绪,后来又读他的《枯枝败叶》,之中三个人物的角度变化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但终归还是能依照其语调、态度的不同来区分。读过两篇巨作后,愈发觉得马尔克斯笔下人物的描绘奇妙,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却又予人一种不容置辩的真实感。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的“事实无须证明,只要落笔,即为真实发生,靠的是无可比拟的才华和毋庸置疑的语气”。
与他的写作风格息息相关的——或说对其影响深远的,大概归终于他的童年。《活着为了讲述》中,作者对其童年的描述便是奇妙玄幻的。古老的巴旦杏树,清新的茉莉花香,午后三点的惊雷,以及传说中的香蕉公司,无一不为作者的童年点缀着神秘的色彩。“外公是个有智慧的人,无权无势,却备受尊敬”,令我想起《百年孤独》中的上校。老宅更是童年回忆的载体,激起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思念和疑惑。
最令我为之触动的是作者只身一人求学、奋斗的时光。他多次提到自己的“腼腆”、“脸皮薄”,却不错过任何一次人生的转机,好好地把握,正确地选择——即使许多时候的选择看似是不经意的,仍然为他此后的人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帮助。他拥有精准的直觉,“正是这种突然闪现的直觉指引我在那个无法预知的社会的沼泽中前行,即使没有指南针,即使逆着风。”这是令人羡慕的。他拥有许多志同道合、相互鼓励的好朋友,能虚心地向他人请教,从善如流,无疑是他发展进步的一大秘诀。“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我们也永远不会失去幽默感”,更是激励他积极向上的强心剂。综合起来,马尔克斯的奋斗历程虽困难重重,波折不断,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使他总能在绝境中找到转机,于风雨过后见彩虹。
读完《活着为了讲述》,马尔克斯在我心中的形象已不仅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文豪,更多的是一个普通的记者与奋斗不止的青年。他同样有诸多缺点,但毫不防碍他的完美——不完美的完美、正视自己的完美。与我之前理解的乏味自传不同,该书读起来全无枯燥乏味之感,读者能随着作者走,与作者同回忆,共感受。在作者对自己童年的描述中,让我们也忆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有哭有笑,有欢乐也有悲伤。“好日子也好,坏日子也罢,父母教导我们,好坏都要过,要像老牌天主教徒那样,不卑不亢,逆来顺受。”
活着为了讲述,诚如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这些我们记住的日子,待到多年以后,再来回忆之时,心中必是无尽的感慨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