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来的那辆汽车的车辙,清晰地留在雪地上,在星光下,意外地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受先入为主这种情绪的影响,日本文学和这个国家的民俗在我的印象中,象征着浮华,靡离,文绉绉的,带着些颓废的色彩。而读惯了西方名著一针见血的文字,翻开《雪国》,我所好奇又不由排斥的,是川端康成迷一般的文字。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开篇便是景,让我想到了冬季祖国东北边境的林,还有毛主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细细想却不该这样做比,没有这样的疆域,”惟余莽莽”的气概或许也是感受不到的。这种白,白得更加无言深沉,四下里只听见冷风过境。如独自叹息的小家碧玉,那个车厢里的姑娘一样,是一位冷美人。平时阅读,我喜欢在文字下面做一些标注,刚开始养成这个习惯时打记的多是景物描写,然后慢慢过度到写典型形象的句子还有那些隐射主旨的文字。这本书让我回到了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不到关于主旨的话,甚至连影子都没有。有的只是雪,还有活在雪上的人。大片大片的景让我觉得这篇小说没有什么名著小说的框架,更像带有故事情节的散文。读的时候并没有感觉事件占有多少篇幅,读完才发现,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写景中已经不知不觉将情节娓娓道来。
约莫两页的文字,我仍是没有看清她的脸庞。叶子这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形象,并不让我习惯在心里勾画一个人物的思维适应。所以我记得更清晰的是那个妩媚的驹子以及她俏丽的语言。如果说叶子是一个不染尘埃的灵魂,那么驹子就是一个世俗女子的轮廓。区分她们,作者用得最多的就是对于驹子的语言描写,和对叶子朦着一层纱的容颜的描摹。她们的相同之处已经被岛村早早地,不经意地说出来”完全是一种徒劳嘛。”叶子的朦胧和驹子的灵动对于她们追求的,也许都是命运布下的阵脚里热烈不屈的徒劳。
故事的结局意料之中的荒凉,给故事又朦上一层悲剧感。”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泻了下来。”故事到这里欲言又止,就像川端康成自己说的,”无言的死,就是永存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