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杨子怡|| 读《活着为了讲述》

“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胡思乱想的男人,有载入史册的女人,永不妥协的精神铸就了一段段传奇。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从未享过片刻宁静。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总统曾困守在火光熊熊的总统府,孤身抵挡一支军队,直至战死;另一位高尚的总统与一名重塑民众尊严、推行民主制度的军人死于两起至今原因不明的可疑空难。”

“现实并非纸上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每天左右无数生死,同时也滋养着永不枯竭、充满了美好与不幸的创作源泉,我这个四处漂泊、思乡心切的哥伦比亚人只是蒙幸运女神的眷顾。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别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说道。

历史上众多的战乱与伤痛,源于世世代代的不公和无休止的苦难,这深刻的历史内涵融入马尔克斯的文字中,有着令人心魂俱颤的力量。

22岁的作者,有这成绩优异的过去,却毅然于大学时辍学,穷的叮当响,却享受着,为梦想奋斗的浪漫。他近乎迷乱地迷恋着文学,在精神上感受光亮。他陪母亲回去卖房。一路上环境恶劣,被暴风雨卷顾,船舱内气氛焦躁,厕所脏乱,火车空荡破败。往日的的美好与荣光和血腥屠杀工人的历史仿佛都随着联合果品公司的离去被蒙上一层灰,现实与记忆仿佛被隔开了。一路上他与母亲一直较量着,关于学业。到了故乡,死寂和凄凉化作孤独侵蚀着他们的心,母亲挺直腰板的身影唤起了马尔克斯对那个小偷的记忆,他死相凄惨,开枪者被颂扬,至她后来的醒悟,我看到了第一次人性的矛盾。之后在众人午睡时,小偷的妻子和女儿烈日下着重孝去坟前献花,“厄运之下,尊严犹在”,我的心仿佛被揪住,为了自卫和正义杀死小偷、为了养家糊口成为小偷、亲人倔强地深爱着小偷,这实在是无法评论是非的、人性的矛盾。他从童年至今所惧怕的人,竟支持着理解着他的梦想,大夫逃离了国家的暴政,却无比自豪于本国的文化。在我面前展现的是人本身的矛盾。

如他所说,“这趟短暂、单纯的两日之旅,对我来讲意义重大,纵使长命百岁,埋首笔耕,也无法言尽。”

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特的现实、向权威与成规挑战的勇气将他带进了“写作”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搞不清楚幸福与疯癫区别的亲戚、一起经受过狂风暴雨考验的朋友、萍水相逢却难以忘记的过客……

“玫瑰和我的生命,献给您。”

爸爸和妈妈充满波折的爱情,令人印象深刻。母亲由最初的不在意他的存在到后来为他的玫瑰花念念不忘,父亲从为了靠近外公而靠近母亲到真心热烈追求。
父亲有预谋地跟踪母亲,待她中计回头与之对视。父亲写给母亲没有情调的短笺。父亲邀请母亲跳舞,母亲拒绝,他却心领神会,“那一刹那,我很幸福。”他说。这奇妙的的三个时刻是这场爱的死去活来的爱情的序幕。接踵而来的是家人的反对。压制得越深,反抗得越激烈,母亲因此更加坚定了对父亲的爱。外婆带着母亲去远方,试图了结这段感情。而身为电报员的父亲用尽一切手段与母亲所到之处的电报所取得联系,通过电报传递着动人的情思。一个跋山涉水,一个穷追不舍。即使他重病时也无法阻碍一切。

这时的感情无比的美丽。

但其实感情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瑕的。父亲此前有三个私生子。婚后他们的感情也时有摩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心中对彼此真正的深爱。

回忆与现实的交错。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完美的转换着,衔接的痕迹无迹可寻。他的语言幽默而动人。这是马尔克斯的青年时代,充满了梦幻感,“要么写作,要么死”这样的坚定实在太过迷人,执着于梦想的青春蕴含着极大的动人心的力量,“我坚信自己的厄运与生俱来、无可补救,特别是财运和桃花运,命里没有便是无。但我不在乎,因为写好文章不需要好运气。我对荣誉、金钱、衰老一概不感兴趣”。他直白地展现他的生活,不粉饰,露骨处毫不遮掩,却澄净地透着文学色彩。而这本书最为迷人之处,是马尔克斯不是流露出的时代和民族的“孤独感”、历史的厚重感。“人祸胜于天灾,芸芸众生,形形色色。”、哥伦比亚国歌中“幸好,全人类都在锁链下呻吟。”、“怀旧总会无视苦难,放大幸福。”

看过这本书后其实有些哭笑不得。

他的人生太过精彩。

便难怪——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