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徐雅歌‖读《活着为了讲述》

  我偏爱读自传式的书籍。不为别的,只为认识了解一个人,随着作者的笔调去享受苦难,亦或是嘲讽人事是一件惬意的事,更何况书中的主角常常会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读一本自传,爱上一个人。我曾因此爱过安德烈·艾席蒙、雷·布雷德伯里、高尔基、太宰治、海明威…>>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陈昱瑾||读《活着为了讲述》

读这本书是加入学校“澄池”文学社社团的第一个作业,恰逢学校段考,阅读时间有限,读来很仓促,在读这类外国名著时,我会一如既往地快速略过复杂的人名地名,不同文化的名字、地名总是拗口至极。这本书轻快诙谐的叙述方式让人很有亲切感,魔幻与现实的冲击感让人读起来像小说。
在本书中,马尔克斯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顺序,而是直接从"妈妈让我陪她去卖房子"开始了一个二十多岁的文学青年同妈妈的回乡之旅,回归本源之旅。文中既有对人生中的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讲述,也有对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挥之不去的老宅记忆、求学经历中的奇遇与机遇……
正如他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这本自传里,可以看到马尔克斯小说人物和情节的生活原型,比如:他在老迈的医生家里陷入回忆,使我们又闻到了苦杏的味道,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那缭绕不散的神秘气味。当马尔克斯与妈妈在老房子里历数回忆,细数老上校的辉煌过往,不正是《百年孤独》的映照吗?外公这个顶着悲壮英雄形象的上校也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原型,一直等不到政府的退休金,却满怀希望地漫长等待着,而他制造小金鱼这个嗜好也在《百年孤独》里被刻意渲染。有着上校身份的外公带着马尔克斯上街去认识冰块、看马戏,这些素材在《百年孤独》里被他魔幻般地重新演绎,整个布恩迪亚家族不就是他自己的家族史吗?我们在他精心布置的现实与魔幻交叉的空间里恍惚游走。                                               最喜欢马尔克斯的乐观幽默,正如文中所说:"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也要永远保有幽默感,热爱生活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这本传记是马尔克思这个文化青年的成长史,也是一部角度独特的哥伦比亚历史和文化百科,同时也是一部父母望子成龙幻灭史,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在大学时主动退学,活生生打破了父母在家里白墙上挂上大学学位证书的梦想,一心想要当个作家。很是敬佩马尔克斯为了文学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与勇气,吾等小辈却只能为了准备段考匆匆结束此读后杂记。

【读书周记】刘文博‖读《活着,为了讲述》

【读书周记】刘文博‖读《活着为了讲述》

回忆的文字,总披着一层阳光。

中国式的回忆,如《浮生六记》,是透过窗纱的清晖,在古旧石板上游走,轻盈又明净,其实沉淀着一层温凉的厚厚的岁月,伴着洇在里边的轻愁满了一地。而《活着为了讲述》字里行间都是飞了一天一地的阳光精灵,他们从茉莉花的摄人香气中蹦蹦跳跳地来,把你拉回当年那个青年作家身边。热情的阳光在尼古拉·马尔克斯上校身后跳舞,替爸爸妈妈的爱情唱赞歌,它们永远照耀在哥伦比亚上空,逮住每个读者口若悬河。

马尔克斯也永远活在了阳光里。

活着为了讲述;因为不断地讲述,所以活着。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放在中国,笔下的一切良辰美景似水流年都是你心里的“年少春衫薄”:你“倚马过斜桥”;你“画船听雨眠”;你“醉入花丛宿”……最后,中国文人笔尖最末一滴墨珠子却往往落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中国人似乎天生就对时间有十足的危机感,总得不断讲述:直说的,“流光容易把人抛。”还有在方方面面挥之不去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种危机感不只体现在时间上,只要是美好的东西,都是那转瞬即逝的云烟和一磕即碎的琉璃盏。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最应该干的就是“抓”:抓住机遇,抓住时间,如果不拼命抓住,就将有失去所有的危险。我们不仅在当时决不放手,事后亦不松懈:我们永远追忆,我们口述笔记——譬如从古流传至今的作传之习。这便是讲述,讲述的也当然是为了讲述记录而浮出记忆水面的岁月。一本传记完成了,传主也就于讲述中“托体同山阿”了,那些时光也就永远寄身在山间的阳光中了。

但西方文化是不同的。他们的回忆更“轻松”。

中国文人活在传记里,却只留给后人一个面向旧时光的背影,一切故事,均由背影隔着屏风娓娓道来,有时还一唱三叹。于是故事显得遥远了,那些岁月不是扑面而来,而是顺应我们素来讲求沉静的传统文化,老老实实沉淀在最底层,让追忆之情牢牢压住,成了历历在目又遥不可及的“沧桑”。马尔克斯则自见到你的第一面起,就将你摁在椅子上,再指挥岁月的千军万马将你团团包围狂轰滥炸,你能真切地听见笑声哭声喊叫声,这声音决不因追忆而有模糊之处。西方文化更具有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他们更看重“贏来”——中国的“抓”是基于把一生看作已有之物,每一天早都装在计划里,而西方人把时间更“目光短浅”地切成一天一天,他们要做的是赢来精彩的“下一天”。所以他们的回忆中少了韶华易逝的惆怅和沉重,往事快活地浮上来,亲亲热热地拉着你谈天说地。而且,他们大大方方:“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简直就是一群乐天派,他们活在文字之中,永远对你一张笑脸。

两种阳光,两种活着——两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