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记】童圣凯||读《活着为了讲述》

问他海的那边有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海没有那边。”  

Del otro lado no hay orilla  。

我,是个孤陋寡闻的人,没有读过马尔的一部作品,《百年孤独》也不例外。 

食指掠过最后一页,我轻轻放下这如小砖头般的书,揉揉眼睛,望向外面,心茫然着,一如这漫漫的长夜,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这本书我没有读懂,仿佛只是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醒了,面对的是惨白的四壁。 

但是我还要前进,把我感受到的全部表达出来。

很多人说,看过《百年孤独》心中不免有些困惑,而这本《活着,为了讲述》就是解答它的最好钥匙。 

而我看到的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面对着我,幽默地谈着自己的过去,无论是被宠腻的童年,还是放荡的青年,亦或是走向成稳的中年,都是他色彩斑斓的回忆,他腹黑、幽默,行文看似的混乱中透着沉着和深刻,时而又会露出孩子般的天真和顽皮。

我惊呆了。

为什么他的记忆如此深刻?

为什么他曾过着,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放荡的生活?

又是什么,把他重新拉回到正轨?

我们活在时间的流里,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们宝贵的记忆,在它日复一日的冲刷下,淡去,然后消失。 
>>   阅读全文

【读书周记】王娅霏||《活着为了讲述》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我合上书,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不知道这长叹是为了什么。
其实我并不是太喜欢读马尔克斯的作品,每当我看到他厚厚的书页时总有种直面阴影的  恐惧。这种阴影来自于我初一有些“不自量力”的读《百年孤独》的经历。当时时间还算充裕,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惊奇于他文字间的奇妙,有种空间穿梭的不实感。
但家族的六代人,几个“奥雷里亚诺“搞得我晕头转向,且当时的想法也还是幼稚,读完后这本书即被我放到了书柜里,再未翻开过。对作者本人的态度也就是:“一个神奇的天才”这样了。
直到本周,我重新翻开了马尔克斯的作品。
认认真真读完,不再潦草敷衍,我觉得,两个字,震撼。
震撼不是为别的,我觉得他真诚。
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马尔克斯的印象,读《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时他自然流畅的语言和魔幻奇异的故事让我觉得他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仿佛他生来就是如此,是不符清理又合乎情理的天才,但我发现我错了。
原来他也有过迷惘。他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曾经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但发表完后自己读来却觉得晦涩难懂词不达意。没来由的,我想到了我自己。
我从小喜欢读书是真的,但我从小文章就写的好是假的——到现在也不怎么样。承蒙小学老师和妈妈的同事阿姨们厚爱,我一直被冠以所谓“小才女”的名号,写写浅显的文字,参加参加什么比赛,拿点什么什么的一等奖。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然而只有我知道,我是平庸的,浅薄的,无知的,我是自卑的。她人说我似月光温柔皎洁,我却知我只是偷借太阳光芒,不过尔尔。
长大一些,又多读了一些书,多走了一些路,才明白自己太过套路流俗,一味追求华美的辞藻,反而失去了文字的自然和本真。
马尔克斯陪妈妈回家乡卖房子的经历或许算的上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后他才明白:无中生有、虚构杜撰已无用处,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老宅里、不知不觉牵动的情感才弥足珍贵。
文中他没有粉饰自己某些不太磊落的经历和他那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着的家庭背景,令我心生敬意,人总是爱掩饰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而他却只是静静地静静地把这些全都付与笔端,我静静地静静地读着,总觉得这是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比起读那些故事情节完美无缺的像是戴着面具的文章,这才是真正美好的阅读体验吧!
真诚,真诚,真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活着,他讲述。我活着,我归真。

【读书周记】黄昱翔||读《活着为了讲述》

马尔克斯的人生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并不是从出生开始的, 而是始于母亲找他去买老家的房子来接济贫穷的生活。他们在烟雾缭绕的酒馆里相见,那时他整日与友人厮混,一心想当作家几近荒废学业。就这样,他们踏上了去往多年未至的故乡的路途。一路颠簸,见到故人旧景,往日不由浮上心头,万千感慨汇聚,故乡之行给予困顿中的马尔克斯以新的写作灵感。被日后的他认为是写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次旅行。在回忆这次旅行的途中,他便借助故乡的景色重现了自己的童年。此种方式倒使得回忆录仿佛第一人称的小说,他对家世和童年的讲述便在叙述者回乡买房的目睹追思中完成。后续他陆续讲述了自己的学生生涯,与文学的缘分,以及大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正式成为作家的经历。最后以自己离开哥伦比亚避难结束。整书并未讲尽其生平,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并非自己的人生琐事,而是用回忆来缓缓发掘,慢慢看清自己如何成为自己,如何在那样的家庭环境,国家情况中成长,如何在一帮挚友中收获荒乱迷茫的青年时代,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 从书中,我看到文学上的马尔克斯是如何诞生成长的。当年外公赠予的那本词典,是他最初的启蒙,也助他升入小学,为写专栏翘掉大学课程的经历,国家动荡时自己避难流浪的际遇。种种所有,形成了读者所见的文字中的马尔克斯。从童年时记忆力惊人谎话连篇长于叙述,到他少年时不断读书,后来写诗写演讲稿写社论,给杂志折撰稿,当记者,写长篇小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出于窘迫的境地,得不到家人支持,生活也全靠朋友接济。关于他的早年文学生涯,马尔克斯如是总结:“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晚上,我像战场上的战士一样视死如归地发下誓言:要么写作,要么死去。或者如里尔克所言:‘如果您觉得不写也能活,那就别写。’”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哥伦比亚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的叙述。马尔克斯的回忆事无巨细,往往伴随着繁复的细节和众多的人物,仿佛在不紧不慢地讲述当年的种种经历,尽力还原和再塑造回忆中的场景。总是让人惊讶他怎能记得如此清楚。每一桩事情都真实动人,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或一闪而过的插曲都妙趣横生。慢慢地,马尔克斯生长的故乡,他的经历所串联起来的哥伦比亚国度,以及哥伦比亚所代表的拉丁美洲社会风貌,都徐徐展开,生动无比。阿拉卡塔卡,巴兰基亚,波哥大,这些城市仿佛具有了灵魂。深沉苍茫的加勒比海夜色,疲于奔波的贫穷市民,喧闹世俗的妓院酒馆,人头攒动的集会街道,匆忙而坚定的爱国青年,朴素执著的南美人民。 在沉稳的叙述下,我能感到他对故土深沉的感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同情,对艰苦岁月中欣慰点滴的幸福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