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文入墨】夏睿敏:东北游牧民族的意识形态以及其变化

东北游牧民族的意识形态以及其变化

—鸿吉剌部为例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也看过老舍说“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而今到草原却见:水泥路指引我们到金碧辉煌的大帐门前,大喇叭放出热情的迎宾曲,浓妆艳抹的姑娘穿着表演式的服装迎接来,我们入住水泥蒙古包……

从文学到现实,准确来说是随着时间变迁,草原生活在不断变化,变得更现代化。都说“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在变化,那么游牧民族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了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首先,是游牧民族对内的意识。

古代蒙古族的民族性格,可以想见是豪放不羁,淳朴知足的 。而物质需求则是畜生,草场等。

关于现今,我们了解到他们主要需求不变,任需要养牛羊、草场肥美,需要风调雨顺,并寄托希望与于天空,一直信仰长生天。这就好比乡村的供奉灶神,老一辈对此类活动是抱有收成希望的,年轻一辈则是习惯性延续这类习俗,不论传承深浅与否,也都是一种信仰的延续。所以处处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的挂相以及蓝色哈达(代表着他们信仰的长生天)、敖包。这一切不只是为了旅游业而做。

另外,我能感受到的就是他们有享乐的意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我们采访的蒙古阿姨,她给我们描述了蒙古包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模样,材料是如何演变的。“需求拉动生产力”,从蒙古包的变化可以推断出蒙古族人有自己的追求,哪怕是最基础的,但这是意识形态上的进步,很多大一部分原因是旅游业带来的经济促进。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先富带后富”的原理:她表示自己不排斥手机,认为“科技都是互相传播的嘛”,“好用为什么不用”,“我看到其他人用了,也给父母买了”,这不论是要主动获取信息还是被动跟随游客需求,都说明当代蒙古族人接受并赞同这种传播,开始追求更美好生活,有了享乐意识。

对于外界世界他们的意识 ,应该是封闭的。当我们问及有什么关注的,用手机做什么时,她表示从来不关注国际,国家事务,更别提什么娱乐。并且她对此的态度是“咱一辈子也栽不到一次,跟我没啥关系。”不关注外界是她们的局限性,但在封闭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体来说旅游业对蒙古族人们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并且更新了他们的意识形态,但由于地域的局限性,深入得并不完全,保留了部分民族特色,也使其发展眼光收到局限。